蒙松的拼音、解释、组词

蒙松的简介:

mēng/méng/měng sōng
1.迷茫貌。

  • AI解释

蒙松》词语详解

蒙松”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汇,它主要用在口语或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一种慵懒、松弛、不精神的状态或者状态。具体来说:

  • 形容人:可以描述一个人显得懒散、无精打采的样子。
  • 形容物品或环境:也可以指某些物品或是环境显得有些凌乱、松散。

需要注意的是,“蒙松”一词的使用较为文学化和形象化,可能在现代日常交流中并不常见。它更多地出现在古文或者特定的情境描述中。

造句

  1. 形容人:他自从生病之后就显得十分蒙松,整天无精打采。
  2. 形容物品:早晨起床时发现床单被子有些蒙松,需要重新整理一下。
  3. 环境描写:书房里书架上的书籍有些凌乱蒙松,看起来让人感到一些混乱。
  4. 情感状态:经历了漫长的工作后,他感到身心都变得蒙松了。
  5. 场景描述:初春的晨雾中,远处的景物显得若隐若现、蒙松一片。

这些句子尝试从不同角度和语境来使用“蒙松”一词,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其含义与用法。

分词解释

mēng,méng,měng

1 欺骗:~骗。~哄。~事。欺上~下。2 昏迷,眼发黑:~头转向。3 胡乱猜测:瞎~。

sōng

1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针。~脂。~香。~子。2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土质~软。3 宽,不紧张,不严格:规矩太~。~懈。4 放开:~手。~绑。~心。5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鱼~。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