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畚的拼音、解释、组词

箕畚的简介:

jī běn
1.畚箕。

  • AI解释

《箕畚》是两个汉字构成的一个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在古代汉语中,“箕”指的是像簸箕那样的器具;“畚”则是一种用来装载土石等物品的筐子,形状类似于簸箕但更小一些。“箕畚”通常合在一起使用,意指用簸箕和篓子装取土、沙或谷物等。

详细解释:

  1. 用途:主要用来运输细碎的物品。
  2. 历史背景:古代用于搬运粮食或其他散粒状物质,也用于山地地区运土治田。
  3. 象征意义:“箕畚”还常被用作一种比喻手法,表示劳动或辛苦的劳作。

造句:

  1. 古代先民在治理黄河时,使用了大量箕畚来搬运泥沙。
  2. 宋玉在《对楚王问》中提到“以篮与箕往取之”,这里的“篮”和“箕”可以理解为古代的箕畚。
  3. 《列子·汤问》中有云:“乃使丁氏用胶葛之管,运箕畚之劳,三年而功成。”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人们通过艰辛的劳动完成任务的情景。
  4. 在一次历史课上,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古旧的箕畚,并讲述了它的使用方式以及它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5. 为了改善家乡环境,村民们利用起身边的工具——簸箕和篓子(即箕畚),开始清理垃圾。

以上是关于“箕畚”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分词解释

1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帚。2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ǒu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