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1606-1647)的拼音、解释、组词

张献忠(1606-1647)的简介:

zhāng xiàn zhōng (1606-1647)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字秉吾,号敬轩,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初从军,因被人陷害革役。后参加陕北农民起义,成为起义军首领之一。1635年与高迎祥联兵东进,攻破安徽凤阳,焚烧皇陵。1638年曾接受明政府“招抚”,次年东山再起,相继破襄阳,取武昌,克长沙。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1646年清兵南下,他率军抵御,不久在四川西充凤凰山遭伏击,中箭身亡。

  • AI解释

《张献忠(1606-1647)》中的“张献忠”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他的全名是张献忠。张献忠生于四川绵州(今绵阳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反清将领之一。

详细解释

张献忠在明末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兴起,他以“大西王”的称号领导了多次农民起义,成功控制了川北地区,并进一步向邻近省份扩张。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在民间享有较高的威望和声誉,但同时因其铁腕手段而被清军视作严重威胁。

张献忠在与清朝的冲突中逐渐处于不利地位。他在四川之战失利后退往贵州、云南等地区继续抗清。1646年,清军攻占成都。据记载,在战败和被俘之后,他拒绝投降,并最终自杀或遭处决,具体死亡细节有多种说法。

造句

  1. 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一度控制了四川大部地区。
  2. 在明末动荡时期,张献忠成为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3. 清朝统治者对张献忠及其支持者的迫害,持续到清朝的中后期。
  4. 历史小说《血溅五鼎庙》讲述了张献忠一生的故事。
  5. 在今天的四川某些地方,人们还会纪念这位英雄人物。

分词解释

zhāng

1 开,展开:~开。~目(①睁大眼睛;②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2 商店开业:开~。3 拉紧:紧~。~力。4 扩大,夸大:夸~。5 放纵,无拘束:乖~。嚣~。6 料理,应酬:~罗。7 惊惶,慌忙:~惶失措。8 看,望:~望。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11 姓。

xiàn

1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贡~。捐~。~身。~礼。借花~佛。2 表现出来:~技。~艺。~媚。~丑。3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

zhōng

1 诚心尽力:~心。~诚。~实。~告。~于。~魂。~义。~贞。效~。赤胆~心。~言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