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开放城市的拼音、解释、组词

沿海开放城市的简介:

yán hǎi kāi fàng chéng shì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为鼓励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而给予外商以若干优惠待遇的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曾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城市定为沿海开放城市;此后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AI解释

《沿海开放城市》词语详细解释

沿海开放城市(Haiyang Kaifang Chengshi) - 定义:是指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推动对外开放政策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而设立的、位于沿海区域的城市或地区。这些城市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特点: - 经济开放度高,有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入驻; - 发展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改善投资环境; - 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造句

  1. 自从成为沿海开放城市以来,深圳的经济迅速发展。
  2. 上海作为中国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
  3. 外商对沿海开放城市的兴趣日益增加,表明这些地区已成为重要的投资目的地。
  4. 沿海开放城市在吸引外资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国政府正考虑将更多城市纳入沿海开放城市行列。

通过上述造句可以看出,“沿海开放城市”这一概念不仅描述了一种特定的城市性质或政策背景,还反映了中国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对外开放进程中的重要步骤。

分词解释

沿

yán

1 顺着,照着:~岸(靠近江、河、湖、海一带的地区)。~海(靠海的一带)。~街。~途。~线。2 因袭相传:~革(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历程)。~习(因袭历来的习惯)。相~成习。~袭(依照旧例行事)。~用。3 边:边~。坑~。河~。4 在衣服等物的边上再加一条边:~个边。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

chéng

1 围绕都市的高墙:~墙。~池。~圈。~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楼。~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垛。2 都市:~市。~镇。~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邑。~乡。~建。

shì

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菜~。~井(街,市场)。~曹。~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2 买:~义。~恩(买好,讨好)。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都(dū)~。~镇。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南京~。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制。~尺。~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