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1609-1672)的拼音、解释、组词

吴伟业(1609-1672)的简介:

wú wěi yè (1609-1672)
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张溥学生,为复社成员。明崇祯年间进士。南明弘光时任少詹事,不久去职。入清后,被迫出仕,官至国子监祭酒。以《圆圆曲》等较有名。有《梅村家藏稿》等。

  • AI解释

词语详解:吴伟业(1609-1672)

吴伟业,号梅村,是中国明清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

生平与成就: 1.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明末到清朝初期的动荡年代,经历了从明朝到清朝的政权更迭。 2. “江左三大家”之一:吴伟业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是当时重要的文坛领袖之一。他们的文学创作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的复杂情感和思想状态。 3. 多种体裁诗歌成就显著:他擅长五言古诗,但最著名的还是七言歌行体。其作品多以历史为题材,既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怀,也渗透着个人的感慨与哀愁。 4. 文笔优美,情感丰富:吴伟业的作品风格多样、语言生动、情意缠绵,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

造句

  1. 明朝末年,诗人吴伟业用诗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变化。
  2. “江左三大家”中的梅村先生吴伟业,其七言歌行体诗歌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3. 吴伟业的《圆圆曲》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著称,它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深刻反映了清朝初年的社会状况。
  4. 在文学研究中,我们常常将吴伟业与龚鼎孳、钱谦益并列讨论,因为他们都是明清易代之际重要的诗人。
  5. 通过阅读吴伟业的诗作,人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旧时代的留恋以及对新世界的迷茫。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吴伟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作品的特点和影响力。

分词解释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4 姓。

wěi

1 大:~大。~人。~力。~业。~岸。宏~。魁~。丰功~绩。

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农~。2 职务,工作岗位:职~。就~。3 学习的功课:学~。肄~。毕~。~精于勤。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丰功伟~。~绩。5 从事:~医。~商。6 财产:产~。7 既,已经:~已。~经。8 佛教名词:~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障(亦称“孽障”)。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