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歌后舞的拼音、解释、组词

前歌后舞的简介:

qián gē hòu wǔ
原指武王伐纣,军中士气旺盛,后用作对正义而战的军队的颂辞。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歌颂为正义而战的军队士气旺盛。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庞统传: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

1. 歌颂为正义而战的军队士气旺盛。《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

前歌后舞》这个词并没有直接出现在古典文献或常见成语中,但根据其字面意义和结构,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意指一种在某种仪式、宴会或是表演活动中前后相继进行歌唱与舞蹈的情形。这里,“前歌”指的是活动开始时的歌唱环节,“后舞”则指紧随其后的舞蹈表演。这种形式可以被视为一种艺术表现的方式,在特定场合中用以表达情感或传达信息。

基于此推断,我们可以为其编写五个造句:

  1. 在这次庆祝晚会上,艺术家们带来了精彩的《前歌后舞》,不仅增添了晚会的气氛,也让现场观众享受到了一场视听盛宴。
  2. 为了更好地诠释历史故事,《前歌后舞》的方式被运用到舞台剧演出中,使角色性格和情感更立体生动地展现出来。
  3. 这位诗人擅长通过《前歌后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在诗集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4. 在这个传统节日庆典上,当地居民们将《前歌后舞》作为一种传承文化的方式进行了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看。
  5. 对于想要学习舞蹈艺术的学生来说,《前歌后舞》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训练项目,它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分词解释

qián

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3 顺序在先的:~五名。4 向前行进:勇往直~。

1 唱:~唱。~咏。~颂。~坛。~台舞榭。~舞。能~善舞。2 能唱的文词:唱~。~谱。~词。~诀。民~。诗~。~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咏言。

hòu

1 君主;帝王:商之先~(先王)。2 帝王的正妻:皇~。太~。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7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8 姓。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蹈。~技。~姿。~会。~剑。~女。~曲。~台。2 耍弄:~弊。~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