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科的拼音、解释、组词
催科的简介:
cuī kē
1.催收租税。租税有科条法规,故称。
1.催收租税。租税有科条法规,故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催索赋税。《宋史.卷一六三.职官志三》:「狱讼无冤、催科不扰,为治事之最。」清.陈继辂〈催科〉诗:「催科沿陋习,县官利赢余。」
《催科》一词在中国古代主要指的是官府向百姓征收赋税或租粮等款项的行为,也可以泛指催促缴纳各项费用。其来源和使用大多与封建社会有关,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管理和税收制度的情况。
详细解释
- 含义:在古代中国,科主要是指各种类型的赋税、徭役或是征收费用的名目。
- 内容:催科行为通常指的是官员或其下属对百姓征收这些款项的过程。这包括对农业税、人头税等进行催缴。
- 背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科主要是国家获取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催科则是确保这些税收能够按时足额上交的行政措施。
造句
- 催科员每日奔波于乡间,督促村民们缴纳秋粮税款。
- 尽管百姓负担沉重,但催科官仍不断施压,力求完成赋税征收任务。
- 村长暗中帮助一些贫困农户延迟支付租税,以此避免受到催科人员的骚扰和责罚。
- 由于连年干旱,农民无力承担高额赋税,导致催科过程中出现了多起冲突事件。
-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大多数百姓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害怕因无法按时缴纳科税而遭受处罚。
请注意,“催科”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更多是在历史文献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上述造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其含义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