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试的拼音、解释、组词

典试的简介:

diǎn shì
1.主持考试之事。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主持考试之事。【例】典试委员

1. 主持考试之事。《明史.卷七○.选举志二》:「故事,阁臣典试,翰、詹一人副之,时已推礼部尚书顾秉谦,特旨命国祚。」

词语详解

典试

典试”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主要指主管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人或者负责主持某次特定考试的官员。具体来说:

  1. 含义解析:
  2. “典”在此处有“掌管”、“管理”的意思。
  3. “试”则是进行测试或考核的意思。

  4. 用法与背景:

  5. 在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之一。“典试”通常由朝廷派遣的高级官员或者特设的考官来担任,负责主持并监督整个考试过程,包括试题的设计、考试规则的制定以及对考生的评定。
  6. 典试官在执行任务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和程序,确保公平公正。

  7. 重要性:

  8. 古代通过“典试”选拔的人才往往成为国家重要的行政官员或学术精英,因此这一职务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造句

  1. 刘先生被任命为本次科举考试的典试官。
  2. 李大人在此次典试中公允无私,赢得了众人的尊敬。
  3. 典试期间,监察使也同时参与监督,确保过程透明公开。
  4. 王子轩有幸成为典试官,负责主持乡试的命题与阅卷工作。
  5. 随着考试制度的变化,“典试”一词逐渐不再出现在现代汉语中,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仍然值得研究。

分词解释

diǎn

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籍。字~。词~。经~。引经据~。2 标准,法则:~章。~制。~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范。~雅。~礼。~型。3 指典礼:盛~。大~。4 主持,主管:~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卖。~押。~契。6 姓。

shì

1 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车。~图。~航。~问。尝~。~金石。2 考,测验:~场。~卷。~题。笔~。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