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俗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凡夫俗子的简介:
fán fū sú zǐ
泛指平庸的人。
泛指平庸的人。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佛教指未入佛门的人,泛指普通人。明˙叶宪祖˙鸾????记˙第七出:我本玉府仙姝,岂偶凡夫俗子,不如出家入道,到得讨个清幽也。封神演义˙第四十三回:吾等又不是凡夫俗子,恃强斗勇,皆非仙体。
1. 泛指普通人、一般人。【例】大师的高见,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
1. 相对于在宗教上有特别成就者,泛指一般世俗之人。明.叶宪祖《鸾????记》第七折:「我本玉府仙姝,岂偶凡夫俗子,不如出家入道,倒得讨个清幽也。」《封神演义》第四三回:「吾等又不是凡夫俗子,恃强斗勇,皆非仙体。」
《凡夫俗子》这个词在中文中通常用于指代普通人,即不特别卓越或有特殊地位的人。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定的谦逊意味或者描述一种平和的生活态度。
词语详解:
- 凡夫:这里用来形容普通人的状态,指平凡、普通、没有特殊技能或才能的人。
- 俗子:通常指的是世俗之人,即在社会中追求物质生活满足和平常人一样生活的人。这个词有时会带有对世俗生活的轻描淡写之意。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语境下,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既可以用于自谦之词,也可以用来自嘲或者描述一种生活态度。
造句:
- 尽管他是一个凡夫俗子,但他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 在这次慈善晚宴上,这位凡夫俗子被授予了特别贡献奖。
- 我们应该多学习这些凡夫俗子如何在平凡生活中也能找到幸福和满足感。
- 虽然他只是个凡夫俗子,但他对生活的热爱却让人敬佩。
- 作为一名凡夫俗子,我们应该脚踏实地、认真生活。
以上造句旨在展示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凡夫俗子》这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分词解释
凡
fán
1 平常的,不出奇的:平~。~庸。~夫俗子。2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尘。~心。3 所有的:~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4 总共:全书~二十八卷。5 大概,要略:大~。~例。发~(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4”。
夫
fū,fú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3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俗
sú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