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的拼音、解释、组词

举止的简介:

jǔ zhǐ
指姿态和风度;举动:~大方ㄧ言谈~。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姿态、风度。【例】他的举止大方,神色自若,看不出是初次上台演讲的人。

1. 言语行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举止外像,一些不差,就是神色里边,有些微不像处。」

词语《举止》的详细解释

举止(jǔ zhǐ)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人的行为和态度,包括一个人日常的行为表现、礼仪规范和个人修养等方面。这个词汇既涵盖了外显的行为动作,也反映了内在的性格特质和教养水平。

解释

  • 举止大方:形容人做事从容不迫,言谈风度高雅。
  • 举止文雅:表示人的行为温和得体,富有文化素养。
  • 举止粗鲁:描述行为鲁莽、无礼或缺乏基本的礼仪规范。
  • 举止端庄:指仪态稳重、端正,适合正式场合。

用法

举止”通常作为谓语或者宾语出现。在句子中,“举止”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整体形象和态度。

造句

  1. 她的举止文雅,让人感到她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2. 在公司重要会议上,他始终保持着礼貌得体的举止
  3. 小明常常因为粗鲁的举止而受到批评。
  4. 虽然年纪不大,但她做事的举止端庄大方。
  5. 为了参加婚礼,他特意穿上了正式场合最讲究的服装,并注意自己的举止礼仪。

这些句子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举止”这个词的情景和效果。

分词解释

1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2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3 发起,兴办:~义。~办。创~。4 提出:~要。~例。5 推选,推荐:推~。荐~。6 全:~国。~世。~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8 攻克:“一战而~鄢、郢”。

zhǐ

1 停住不动:~步。截~。2 拦阻,使停住:~痛。禁~。3 仅,只:~有此数。不~一回。4 古同“趾”,脚;脚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