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的拼音、解释、组词

九歌的简介:

jiǔ gē
《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曲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一般认为是屈原早期被放逐前的作品。供祭祀时使用。其中多数篇章表现神与神、神与人之间的互恋和恋情无果的感伤,《国殇》则是赞颂为国战死的战士之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据楚地祭祀乐歌改作而成,分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及〈礼魂〉十一篇。

2. 夏禹时的乐曲。《左传.文公七年》:「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楚辞.屈原.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汉.王逸.注:「九辩,九歌,禹乐也。」

九歌》是屈原在战国时期楚国创作的一组诗歌,收录在其作品集《楚辞·九歌》中。这组诗共有十一篇,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以及后来补充的《东君》。每篇诗歌都有一个特定的对象,多为神灵或古代传说中的女性人物,这些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慨与思索。

  1. 东皇太一:祭祀天地之主。
  2. 云中君:供奉天上的神祇。
  3. 湘君湘夫人:表现湘水女神的爱情故事。
  4. 大司命少司命:掌管生命和命运的两位神灵。
  5. 河伯:祭祀黄河之神。
  6. 山鬼:描述森林中的仙女形象。
  7. 国殇:悼念为国捐躯的战士,体现了忠贞与牺牲的精神。
  8. 礼魂:结束时的礼仪性诗歌。

九歌》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它不仅展示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展现了屈原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理想。下面提供五个句子供参考:

  1. 研究者指出,《九歌·东皇太一》中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类情感的细腻刻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2. 诗人以《九歌·湘君》中的自然景物描绘,表达了他对爱情和生活的深切感悟。
  3. 在《九歌·国殇》篇中,屈原用壮烈悲怆的语言,赞扬了那些为国家牺牲的英雄们。
  4. 文学爱好者在品读《九歌》系列时,往往会被其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情感所吸引。
  5. 九歌》体现了楚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

分词解释

jiǔ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1 唱:~唱。~咏。~颂。~坛。~台舞榭。~舞。能~善舞。2 能唱的文词:唱~。~谱。~词。~诀。民~。诗~。~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