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可作的拼音、解释、组词
九原可作的简介:
jiǔ yuán kě zuò
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
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本礼记˙檀弓下: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后用于设想死者复生。有悼念及景仰其人之意。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四: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琊邴曼容。
1. 语本《礼记.檀弓下》:「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后用于设想死者复生。有悼念及景仰其人之意。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四:「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琊邴曼容。」
《九原可作》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诗,具体出处为《病中游静照寺呈李长官二首》之一。这是一句成语或典故式的表达,用来表示对已逝之人的追思与赞美,并非直接使用时需要完全复述这句话。
该表达中的“九原”指的是地下,古人认为死后会归于黄土之下,“作”则是指复生或者复活的意思。“九原可作”的意思就是如果先人在地下可以重新站立的话,他们一定也会赞赏或赞同某人的行为、言论或成就。这是一种对已逝之人的崇高评价。
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贤者、英雄等人物的深深敬仰之情,以及希望在当代也能有人能够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与品质。
下面给出五个使用《九原可作》作为典故造句的例子:
- 他临危不惧,勇救落水儿童的行为真可谓是九原可作,值得我们学习。
- 当代科学家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可以称得上是九原可作,传承了古人的智慧与勇气。
- 我们的校长在疫情期间的出色表现,让人觉得九原之下的先贤定会赞许他所做的一切。
- 小张发明了一款环保材料,不仅解决了生产难题,还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他的努力可以被形容为九原可作,值得我们尊敬。
- 在这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许多居民积极报名参加,无私奉献的精神确实让人感受到九原之下的先贤也会感到欣慰。
请注意,在实际使用时,“九原可作”一般不直接引用这句话,而是借用其精神内核来表达对某人的高度评价或对其行为的赞赏。
分词解释
九
jiǔ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原
yuán
1 最初的,开始的:~本。~告。~稿。~籍。~理。~料。~色。~始。~著。2 本来:~样。~型。~址。~主。3 谅解,宽容:~宥。~谅。4 宽广平坦的地方:~野。平~。5 同“ 塬 ”。
可
kě,kè
1 允许:许~。认~。宁~。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4 适合:~身。~口。~体。5 尽,满:~劲儿干。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他~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11 姓。
作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