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教的拼音、解释、组词

易子而教的简介:

yì zǐ ér jiào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 AI解释

词语详解:《易子而教》

释义: “易子而教”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寓言故事。其本意是指父母为了教育子女,把别人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来对待,即采用他人的方式或方法进行教育。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家庭教育中采取创新或者借鉴他人的教育方式、手段,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它常用来鼓励人们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开放心态地学习和吸收其他优秀的方法或经验。

出处及故事背景: “易子而教”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孟子·滕文公上》,讲述了两个家庭之间的教育方法对比的故事。其中一个家庭采用传统的严格管教方式,另一个则采取更为温和、宽松的方式,最终结果表明,不同的教育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5个造句

  1. 李老师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意尝试了“易子而教”的教学策略,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小明的父母发现用传统的严厉方式管教并不有效,便借鉴了一些国外家长开放教育的理念,实现了“易子而教”。
  3. 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张阿姨决定采用“易子而教”的方法,请来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学习。
  4. 在现代社会中,“易子而教”已经不再局限于家庭内部,更多的是一些教育机构和家长间的相互借鉴与合作。
  5. 通过“易子而教”,小华不仅学会了知识技能,还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使他的父母非常满意。

以上是关于成语“易子而教”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与(容易对付)。~于。2 和悦:平~(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3 改变:~手。~地。变~。4 交换:交~。贸~。5 轻慢:贵货~土。6 芟治草木:~墓(除治墓地的草木)。~其田畴。7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8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jiào,jiāo

1 指导,训诲:~习。~头。~正。~师。~导。管~。请~。~学相长。因材施~。2 使,令:风能~船走。3 指“宗教”:~士。~主。~皇。~堂。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