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牍的拼音、解释、组词

木牍的简介:

mù dú
1.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简。

  • AI解释

词语:木牍

释义木牍,又称竹简、简牍或策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写载体。它是由长条形的木材或者竹片制成,上面刻写或书写文字,通常用于记录官方文件、文书往来以及历史文献等。这种书写方式在先秦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普遍。木牍不仅是中国早期的文字传播和信息存储的重要工具,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见证。

造句示例: 1. 古代的公文系统中,朝廷与地方官员之间的沟通多以木牍为媒介。 2. 在汉代的档案馆里,收藏了大量的木牍文献,它们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3. 这件文物是一块东晋时期的木牍,上面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当时的日常生活场景。 4. 考古学家在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木牍文书,这些珍贵的资料对于研究秦国的历史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5. 中国古代文人常常以书信往来为乐,那些通过竹简或木牍传递的情感和智慧,至今仍令人向往。

这五个句子分别展示了木牍在古代社会中的不同用途以及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1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公文)。尺~(书信)。案~。2 古代乐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