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本末体的简介:

běn mò tǐ
1.即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体裁。

  • AI解释

关于“本末体”,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以“本末体”作为标准词汇或固定用语。可能是由于某些特定领域或学术讨论中,可能会有这样一种表述方式,或是某种理论体系的表达。

在更常见的语言使用场景里,“本末”更多被用来形容事物的根本和细枝末节的关系,或者用于阐述问题时强调核心与细节的区别。“体”字则根据上下文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基于上述信息,如果假设“本末体”是一个特定术语或理论体系的名称,它可能会指的是在探讨某一领域的问题时,侧重于从根本原因入手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论。

以下是几个假设性的造句(基于对“本末体”的理解):

  1.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本末体”思维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
  2. 在讨论气候变化的根源时,我们需要坚持“本末体”,首先解决能源结构问题。
  3. 本末体”理论指出,在分析社会现象之前,应该先明确其根本原因。
  4. 建筑设计中也讲究“本末体”,即要从基础到细节全面考虑。
  5.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采用“本末体”的思路,往往能更深入地挖掘问题的本质。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基于对“本末体”可能含义的理解构建的,并不代表实际存在的术语或理论体系。如果有更具体的语境或者背景信息,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解释和使用示例。

分词解释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

1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了(liǎo )。~尾。~日。~代。穷途~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4 碎屑:~子。碎~。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外~。~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