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狱法的简介:

yù fǎ
1.刑狱之法。指治罪条例。

  • AI解释

《狱法》,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刑事案件的审判和刑罚的规定。它属于《秦律十八种》中的一种,是秦朝法律的一个分支,后来汉朝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刑法体系。

详细解释

  1. 背景与意义:《狱法》是对犯罪行为进行定罪和量刑的主要法规之一。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刑事犯罪的态度,也是了解古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窗口。
  2. 内容概述
  3. 明确了各类刑事案件的界定及其相应的法律后果;
  4. 规定了司法程序中的具体操作流程;
  5. 设立了一些惩罚措施和执行方式。

造句

  1.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命李斯等人制定了《狱法》,以此规范社会秩序。
  2. 根据当时的《狱法》规定,凡是有意谋反者将面临极刑。
  3. 汉朝初立时,刘邦采纳了叔孙通的建议,对《狱法》进行了部分修订,使法律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4. 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法官必须严格按照《狱法》中的条款进行裁决。
  5. 由于缺乏详尽的历史记载,《狱法》的具体内容在今天已无法完全复原。

请注意,《狱法》作为一个具体的古代法律条文名称,并非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或成语,在日常口语或书面表达中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适当调整。上述造句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词语的概念而设置的示例。

分词解释

1 监禁罪犯的地方:监~。~吏。~卒。地~。越~。2 罪案,官司:冤~。文字~。断~。~讼。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