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故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得故子的简介:
dé gù zǐ
1.借故,故意。
1.借故,故意。
- AI解释
经过仔细查找,我发现“得故子”并非一个正式或常用的汉语词汇。可能是因为输入错误或者是一个特殊的术语、方言表达等。在标准的现代汉语中,“得故子”的组成部分可以拆解为:“得”(得到)、“故”(原来的、过去的)和“子”(指儿子)。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根据这些字面意思进行解释,并且提供一些可能的造句。
解释
- 得:获得、得到。
- 故:原来的、过去的。
- 子:在古汉语中有时用来尊称对方的儿子或者用作敬辞,但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子女。
结合这三个字的意思,“得故子”可以理解为“得到了过去的儿子”,但这个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里并不常见。可能是某种特殊的语境或方言中的表达,或者是对某个特定情境的描述方式。
造句
- “自从爷爷离世后,小明就一直想念着与他共度时光的那个得故子。”(这里的“得故子”可以理解为曾经陪伴在他身边、现在已逝去的儿子。)
- “尽管家道中落,但老李的得故子并没有因此失去读书的机会。”(在此句中,“得故子”意指老李过去或以前拥有过的儿子。)
- “虽然已经远离家乡多年,但他对那个无忧无虑的得故子时代的怀念从未减少过。”
-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家里的得故子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这里的“得故子”指的是那个曾经给予他支持与鼓励的儿子形象或记忆。)
- “为了能照顾好得故子,妈妈决定暂时放弃外出工作。”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基于对“得故子”可能含义的假设性解释,并非标准汉语中的固定表达形式。如果这是某个特定语言环境下的用法或者有特定的文化背景,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该词组。
分词解释
得
dé,děi,de
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3 满意:~意。扬扬自~。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故
gù
1 意外的事情:事~。变~。~障。2 原因:缘~。原~。3 有心,存心:~意。~杀(有意谋杀)。明知~犯。4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人。~乡。~土(故乡)。~园(故乡)。~居。~国(故乡,亦指祖国)。~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5 朋友,友情:亲~。沾亲带~。6 死亡(指人):~去。病~。7 所以,因此:~此。~而。8 古同“顾”,反而。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