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理不理的拼音、解释、组词

待理不理的简介:

dài lǐ bù lǐ
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 AI解释

待理不理》这个词组在中国语境中常用来形容一种态度或行为,具体含义如下:

释义:

  1. 指对求助者的态度冷漠、不关心。
  2. 表示对待某个问题或者人时表现出敷衍、忽视的状态,让人感到被冷落。

例如,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可以理解为面对他人的请求或疑问时,采取一种消极的回应方式,既不积极解决也不直接拒绝,使得对方感到被忽略。

造句:

  1. 他每次求助于李经理,都只是得到待理不理的态度,这让他的工作进展非常缓慢。
  2. 她抱怨说,自从换了新同事后,无论提出什么建议都被待理不理地忽略了。
  3. 在那个团队里,谁要是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都会觉得同事们对待他/她的求助总是待理不理
  4. 由于长期处于一种被待理不理的状态,他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最终选择了离职。
  5. 对于朋友之间的矛盾,她选择了一种待理不理的态度,希望时间能慢慢淡化彼此的伤痛。

这种用法强调的是在处理问题或面对求助时的一种非积极、不明确的态度。

分词解释

dài,dāi

1 等,等候:~到。~旦。拭目以~。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招~。~遇。~人接物。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出门,有人来了。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