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惰的拼音、解释、组词

怠惰的简介:

dài duò
懈怠懒惰: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怠惰。

  • AI解释

怠惰》的详细解释

怠惰,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来形容人懒散、缺乏积极性或主动性。这种状态可能表现为对工作、学习等事务态度消极、不愿意付出努力。在中文中,“怠惰”一词常与“勤奋”相对立,强调的是一个人在面对任务时表现出的不积极或者不愿投入的状态。

详细解释

  1. 意义:指懒散、懈怠、缺乏积极性或主动性。
  2. 语境
  3. 在描述个人行为和态度时使用,“他总是怠惰地对待学习”。
  4. 表示对某种责任或任务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5. 例句引用

  6. 《战国策·齐策四》中有云:“臣闻先王之治国也,不怠不惰。”
  7. 相关词汇:勤奋、努力、积极

5个造句例子

  1. 小明自从迷上游戏后,上课总是显得十分怠惰
  2. 老板批评员工小张最近工作态度怠惰,没有按时完成任务。
  3. 在学习中,我们应当避免怠惰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4. 因为长时间的怠惰,他的体重增加了不少。
  5. 他决定克服自己的怠惰情绪,重新找回以往的拼搏精神。

希望这些信息和例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怠惰”这个词及其用法。如果您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或需要更多解释,请随时提问!

分词解释

dài

1 懒惰,忪懈:~惰。~倦。~工。懈~。2 轻慢,不尊敬:~傲。~慢。

duò

1 懒,懈怠,与“勤”相对:懒~。怠~。~性。~慢。将骄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