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土镘的拼音、解释、组词

坎土镘的简介:

kǎn tǔ màn
1.维吾尔族地区主要农具之一,用铁制成,与锄头类似,用以锄地﹑挖土等。

  • AI解释

《坎土镘》是新疆维吾尔族地区使用的一种传统的多用途工具,也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形似铲子,但两面都有刃口,通常一头较宽且平直,用于挖掘土壤;另一头则较窄,可以刮平或破碎硬土、石块等。由于坎土镘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文化意义,也被视为一种文化符号。

造句

  1. 春耕时节,农民们手持坎土镘在田间辛勤耕耘。
  2. 在古老的西域,人们用坎土镘开垦土地,种植小麦、棉花等作物。
  3. 虽然现代农具已经普及,但一些老一辈的农户仍然习惯使用传统的坎土镘进行工作。
  4. 为了体验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生活,游客可以在当地市场购买一把坎土镘作为纪念品。
  5. 站在广袤的田野上,看着劳作中的农民使用着熟悉的坎土镘,不禁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化底蕴。

分词解释

kǎn

1 低陷不平的地方,坑穴:~井之蛙(喻知识浅陋的人)。~坷。2 自然形成或人工修筑的台阶状东西:土~。田~。3 八卦之一,代表水。4 指最紧要的地方或时机,当口儿:这话可说到~儿上了。5 指坏运气或被迫的处境:今年是他的~儿。6 同“槛”。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