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简介: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AI解释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传说,意指等待合适的人出现或某事发生时的一种比喻。具体来说,“太公”指的是姜子牙,在古代传说中是周文王的重臣;“钓鱼”的说法是因为历史上流传的故事说姜子牙是在渭水之滨垂钓以期遇见贤君,而愿意上钩则代表他愿意被选中或者愿意与贤君合作。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等待时机或等待合适的人出现时,表现出一种不急不躁、耐心等待的态度。

详细解释

  1. 比喻形式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常用于比喻那些以某种方式主动地等待机会或合适的合作者、合作伙伴。
  2. 应用场景: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遇到合作或者发展的机会时保持耐心和信心,相信时机成熟自然就会到来。

造句

  1. 我们公司这次的招聘广告发出去之后,就像太公钓鱼一样,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愿意上钩。
  2. 老板耐心地等待合适的合作伙伴出现,就像太公钓鱼一样,最终成功找到了合作对象。
  3.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公司正像太公钓鱼一般,期待着能够找到那个能够共同发展的伙伴。
  4. 他在这次的创业比赛中表现得非常从容不迫,就像是在太公钓鱼一样耐心等待机会的到来。
  5.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他依然像太公钓鱼那样保持冷静和耐心,相信最终会有所收获。

这些例子旨在展示如何将“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一成语灵活运用到不同的语境中。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diào

1 用饵诱鱼上钩:~鱼。~饵。垂~。~具。2 施用手段取得:沽名~誉。

1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虾。~虫。~网。~跃。~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雁(书信,信息)。~米乡。~尾纹。~目混珠。~质龙文(喻虚有其表)。2 姓。

yuàn

1 乐意,想要:宁~。~意。情~。自~。2 希望:~望。志~。但~。夙~(亦作“宿愿”)。如~以偿。事与~违。3 迷信的人对神佛许下的酬谢,泛指许给别人的好处:许~。还~。4 老实谨慎,恭谨。

zhě

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gōu

1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子。秤~儿。火~子。2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子。~针。3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4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住树枝爬上去。5 研究,探寻:~玄。~沉。~校(jiào )。6 牵连:~党(指相牵连的同党)。7 同“勾”。8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贴边。9 古代兵器:~戟。纯~(剑名)。吴~(刀名)。10 镰刀。11 古代称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