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巨埋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郭巨埋儿的简介:

guō jù mái/mán ér/er
1.《太平御览》卷四一一引汉刘向《孝子图》:"郭巨……甚富。父没,分财二千万为两,分与两弟,己独取母供养……妻产男,虑养之则妨供养,乃令妻抱儿,欲掘地埋之。于土中得金一釜,上有铁券云:'赐孝子郭巨。'巨还宅主,宅主不敢受,遂以闻官,官以券题还巨,遂得兼养儿。"后世因以"郭巨埋儿"为事亲至孝之典。

  • AI解释

郭巨埋儿》这个故事源于中国古代,是一则著名的孝道传说。相传古代有位名叫郭巨的人,家境贫寒但深明大义。他家里本来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家无其他财产的情况下,为了让母亲生活得更好,郭巨决定将自己唯一的儿子埋掉(当然这里只是一个象征性故事,并没有实际发生过这种行为),把节省下来的钱用来供养母亲,以此表达他对母亲的孝顺。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极端、不切实际的孝道观念。

需要注意的是,《郭巨埋儿》的故事并不符合现代道德观念和法律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子女应当合法合理地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并提供精神上的慰藉,而不能做出任何违法及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这个故事更多是用来作为古代社会的一种理想化表达方式,并不鼓励实际行为。

接下来是五个造句:

  1. 为传承中华美德中的孝道精神,我们今天讲述《郭巨埋儿》的故事。
  2. 这个故事虽然听起来有些离奇,但它提醒我们要重视对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3. 在古代社会,《郭巨埋儿》的故事展现了人们对于尽孝的理解与追求。
  4. 教育学生时,老师经常引用《郭巨埋儿》的故事来强调孝顺的重要性。
  5.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郭巨埋儿》所传达的爱家爱国、尊敬长辈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请记住,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以更加理性和健康的方式去理解和实践孝道。

分词解释

guō

1 城外围着城的墙:城~。“爷娘闻女来,出~相扶将”。2 物体的外框或外壳。3 姓。

1 大,很大:~大。~人(①身材异常高的人;②童话里指比一般人高大,有神力的人;③喻有巨大影响和贡献的人)。~匠(泛称在科学或文艺上有极大成就的人)。~子(①中国战国时墨家学派领袖的尊称;②在某方面卓有成就,有声望的人)。艰~。2 姓。

mái,mán

1 葬:~葬。2 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雪、落叶盖上:掩~。~地雷。3 隐藏:~没(mò)。~伏。~头。隐姓~名。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