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砦的拼音、解释、组词

屯砦的简介:

tún/zhūn zhài
1.犹营寨。

  • AI解释

《屯砦》在古代汉语中是指军队驻扎的地方,或用于描述军事防御工事的一种表述。这个词中的“屯”指的是军队驻扎,“砦”则是指用来防御的小型堡垒、营寨等,通常设于险要之处以确保安全和进行战略部署。

详细解释:

  • :表示聚集、驻扎的意思。
  • (同“寨”):古代用于指代临时搭建的防御工事,可以是简单的木栅或土墙,用以保护士兵和军需物资免受敌人的攻击。在一些地区方言中,“砦”也有指代村落的意思。

造句:

  1. 宋代时,为了防止边疆地区的入侵,朝廷下令各地屯砦加强军事防御。
  2. 元朝将领张文忠曾率领大军在边界上修筑了一座坚固的砦寨,有效抵御了敌军多次进攻。
  3. 明朝初期,许多流民和军人在山中建立起了自己的砦寨以躲避官府的搜捕。
  4. 古代边疆地区常见的屯砦往往具备自给自足的功能,不仅能防御外敌,还能为驻军提供生活所需物资。
  5. 清代《大清会典》中有详细记载了如何修建和管理屯砦,确保这些军事据点的效用与安全。

以上句子通过不同的语境展示了“屯砦”这一词汇在古代军事防御中的重要性及其历史背景。

分词解释

tún,zhūn

1 聚集,储存:~粮。~积。~聚。2 驻军防守:~兵。~垦。~田(驻军开垦田地)。3 村庄:皇姑~。~子(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