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干的拼音、解释、组词

折干的简介:

zhē/zhé/shé gān/gàn
1.指漕运中规定的粮食损耗。 2.谓以钱代替实物。 3.谓用金银财物行贿送礼。

  • AI解释

关于“折干”这个词语,它的信息相对较少且不常见。在现有的资料中,“折干”多见于古代文献中,并可能指代一些特定的概念或物品,但具体含义往往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以下提供一个较为广泛接受的解释以及五个相关的造句供参考:

解释

  1. 字面意义:“折”是减少、折损的意思,“干”在这里可以有多种解读,可能是某种材料(如干柴),或者是一种计量单位。综合来看,“折干”可能指的是在交易中因为物品的损耗或贬值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2. 历史文献中的解释:在古代文献中,“折干”有时被用来描述商旅过程中因货物损耗而进行的价值补偿,也有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商品或货币形式。

造句

  1. 商人甲与乙在交易后,考虑到运输途中货物有所损耗,因此对原本的支付方式进行了调整,使用“折干”的原则重新确定了最终价值。
  2. 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中,“折干”机制被用来确保商人和国家之间关于商队携带物品的价值计算公正合理。
  3. 因为市场波动导致部分商品贬值,在交易结算时采用“折干”方式进行价格调整,以公平处理买卖双方的利益。
  4. 为了简化复杂的账目问题,双方同意在协议中加入“折干”条款,用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物品损耗或价值变化情况。
  5. 长途跋涉运输货物的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导致部分商品损坏,交易者按照“折干”的原则对损失进行了合理补偿。

请注意,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词语可能含义的理解而构建的。如果需要更精确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古代文献或咨询历史学专家以获得准确的答案。

分词解释

zhē,zhé,shé

1 翻转,倒腾:~腾。~跟头。~个儿。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