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屙的拼音、解释、组词

遗屙的简介:

yí/wèi ē
1.犹言排泄屎尿。

  • AI解释

词语详解

遗屙 (yí sè):这是一个较为生僻且不太常见于日常用语中的词汇。它指的是人在失去意识或严重病痛的情况下,无法自主控制排泄功能,从而导致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在古籍中,“遗”是指遗忘、失去的意思;“屙”则是指排泄大便的行为。“遗屙”综合起来就是失去了正常控制排泄的能力,属于一种病理状态。这个词语更多出现在描述病态或疾病状态时的医学文献和古代医书中。

造句

  1. 医生告诉病人:“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有可能会出现遗屙的现象。”
  2. 古代中医典籍中记载了多种治疗方法来预防和改善患者的遗屙症状。
  3. 在传统医学里,遗屙通常被认为与肾气不足有关,需要通过补益肾气的方剂进行治疗。
  4. 遗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5. 由于病人昏迷不醒,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机能,出现了遗屙的现象。

以上句子为“遗屙”在医学语境中的应用场景提供了一些参考。需要指出的是,“遗屙”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并非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

分词解释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