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证明(间jiàn)的拼音、解释、组词

间接证明(间jiàn)的简介:

jiān/jiàn jiē zhèng míng (jiān/jiànjiàn)
“直接证明”的对称。通过断定相关判断之假来断定论题之真的证明方法。有反证法和选言证明两种。

  • AI解释

词语详解:间接证明

定义与概念 间接证明,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它通过假设命题为假,并推导出矛盾或不合理的结论来证明原命题的真实性。间接证明又称为反证法、归谬法等,在数学和哲学中应用广泛。

特点 1. 起点设定:首先提出与论题相反的假设。 2. 逻辑推理:通过对这一假设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得出矛盾或无法成立的结果。 3. 结论确定:由此证明了原命题的真实性。

造句示例

  1. 数学家在解决某个难题时,通过间接证明的方法,成功地推翻了一种看似合理的假说,最终得出了正确的解答。
  2. 在哲学辩论中,一方提出一种理论,另一方采用间接证明的方法反驳该理论,最终得出其结论不合理。
  3. 逻辑学课堂上,老师举例说明了间接证明的应用,他假设一个命题不成立,并通过一系列推导导致自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确实成立。
  4. 法律辩护中,律师运用间接证明法来质疑案件中的关键证据的真实性,以证明被告无罪。
  5. 学生在解题时遇到难题,尝试直接证明方法无效后,转而采用间接证明的策略,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这些句子展示了间接证明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它的基本逻辑过程。

分词解释

jiān,jiàn

1 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中~。~距。~奏。天地之~。2 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田~。人~。3 房子内隔成的部分:里~。衣帽~。~量。4 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一~房。

jiē

1 连成一体:~合。~骨。~壤。衔~。2 继续,连续:~力。~替。~班。~二连三。再~再厉。3 靠近,挨上:~近。邻~。~吻。4 承受,收取:~受。~收。~纳。~管。5 迎:~风。~生。~待。6 姓。

zhèng

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明。保~。~实。作~。对~。论~。人~。物~。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据。凭~。~书。出入~。~章。有诗为~。~券。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