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绳子的简介:
shéng zǐ
1.由两股以上的棉﹑麻﹑棕等纤维或金属丝绞合而成的条状物。
1.由两股以上的棉﹑麻﹑棕等纤维或金属丝绞合而成的条状物。
- AI解释
绳子
词义详解:
- 基本含义:绳子是一种由纤维或其他材料编织或扭绞而成,用于捆绑、牵引、拉扯等用途的长条形物体。
- 材质多样:可由天然材料(如麻、棉、尼龙)或合成材料制成。质地可以从极粗到极细不等,长度可以非常短也可以很长。
- 功能广泛:常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捆绑物品、固定家具、牵引拖拉物品、制作钓鱼工具、攀岩等活动中的安全保护措施。
- 文化象征:在某些文化和故事中,绳子也可能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束缚与自由的对立等。
造句:
- 在户外露营时,我们用绳子加固帐篷,防止强风把它吹走。
- 她用一根细长的尼龙绳把礼物包裹得紧紧的,以防它在运输途中散开。
- 战士们使用了一根坚固的麻绳,将重物安全地绑在了马车上。
- 钓鱼时,他需要选择一根合适的钓线(即绳子),以适应不同的鱼类和水域环境。
- 在攀岩训练中,教练给学员们示范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带,并检查连接的安全绳。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绳子”在实际生活中的多种用途,还体现了它在不同情境下的功能及重要性。
分词解释
绳
shéng
1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子。~索。缆~。~梯。~操。~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2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墨。准~。~正。~之以法。3 继续:“~其祖武”(继承祖先)。4 赞誉:“~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5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