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瓢的拼音、解释、组词

箕瓢的简介:

jī piáo
1.传说许由隐居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躬耕自食﹐以手掬饮﹐人遗一瓢﹐挂于树﹐风吹历历作声﹐以为烦﹐遂弃之。见明敬虚子《小隐书.许由》。因以"箕瓢"为隐居思静之典。

  • AI解释

《箕瓢》这一词组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两种常见的生活用具,用于比喻简朴的生活或清贫。其中,“箕”是一种用来扫地、装垃圾的工具;“瓢”则是一个简单的容器,常用于舀水或其他液体。

详细解释

  • :古时用来清扫灰尘和干草的一种器具。
  • :古代用于盛水或者粥等流体食品的小型器皿。

这两个词组合起来,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常常被用来象征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或清贫的境况,反映出主人公不追求物质享受、安贫乐道的精神面貌。这种用法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崇尚节俭和朴素的价值观。

造句

  1. 在他看来,过着《箕瓢》般简单的生活才是最理想的。
  2. 这位隐士住在山林间,每日以《箕瓢》为伴,与世无争。
  3. 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始终保持清心寡欲的品性,《箕瓢》一样地满足生活所需。
  4. 他宁愿过着简朴的生活,保持内心的平和,也不愿追逐名利,被《箕瓢》所累。
  5. 即使在物质丰盈的时代里,我们也应该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箕瓢》,学会知足常乐。

分词解释

1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帚。2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ǒu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 姓。

piáo

1 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或木头制成:~泼大雨。2 形状像瓢的:~虫。~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