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注的拼音、解释、组词
转注的简介:
zhuǎn/zhuàn zhù
1.转向流注。 2.辗转相授。 3.转移集中。 4.六书之一。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人解释大有歧异,清戴震﹑段玉裁认为"转注"即互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故曰"转注"。 5.即酒注子。
1.转向流注。 2.辗转相授。 3.转移集中。 4.六书之一。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人解释大有歧异,清戴震﹑段玉裁认为"转注"即互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故曰"转注"。 5.即酒注子。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说文解字》提出了“六书”理论,用以分析汉字的构成和使用规则。“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转注”是通过声音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之间的相互解释来构成的一种造字法。
《说文解字》对“转注”的定义为:“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这表明在“转注”中,一类文字用一个共同的部首来表示,而意义相近的文字可以通过彼此互相注释的方式进行解释。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或多个汉字发音相同或者相似,并且它们所表达的意义相关联,则这两个字之间存在转注关系。
例句:
- 以“从”和“祖”为例,在古代汉语中,“从”的本意是跟随,而“祖”的本意是祖先。因为两者的读音相近(虽现在发音不同),意义又有关联,所以它们之间可以进行转注。
-
句子:始祖祭祀,以示从敬之心。
-
“休”和“佳”,前者表示休息、停顿之意,后者则表示美好、愉快。两者发音相似,且意义上有所联系,因此存在转注关系。
-
句子:花好月圆人佳节,春满人间喜盈门。
-
“采”与“彩”,古代的含义中,“采”可以指采摘花朵或草木之意,而“彩”的意象则是色彩、装饰等。两者在发音上相近,且具有某些关联性。
-
句子:佳节之时,满室生彩。
-
虽然现代汉语中,我们不再严格区分转注关系了,但在古文文献中仍可见其用法,如“臭”和“嗅”,两者均与气味相关,尽管在现代汉语中它们的字形、意义已经有所区别。
-
句子:花香阵阵入鼻,令人陶醉其中。
-
“末”和“莫”在古代也是通过转注来联系起来的例子。“末”的本意可以指树梢或事物的终端部分;而“莫”则常用来表示否定或者选择,例如“不……不……”的结构。
- 句子: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这里“暮”和“莫”意义接近)。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例子中的转注关系是基于古汉语的理解,在现代汉语中,这些字的意义和用法已经发生了变化。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