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廪的拼音、解释、组词

官廪的简介:

guān lǐn
1.犹官俸。国家发给的俸禄。 2.国库里的粮食。

  • AI解释

词语“官廪”出自古代汉语,其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官廪(guān lǐn)

  1. 定义: 古代指官府储备粮食的地方。这里的“廪”原本是指仓库或储藏室,而“官”则是强调这是官方、国家的机构所管理的。
  2. 组成词义解析:
  3. 官: 指国家或政府机构。
  4. 廪: 仓库,储藏粮食等物资的地方。在古代常用来指代储存粮食的场所。

  5. 背景: 在中国古代社会,为了确保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应对自然灾害对粮食供应的影响,各朝代普遍设有专门负责粮食储备和分配管理的官吏及其机构。这些官府设立的仓库就被称为“官廪”。

  6. 用途:除了日常管理和保障民众基本生活之外,“官廪”还承担着重要的救灾职责,在发生饥荒或者其他紧急情况时起到关键作用。

  7. 现代意义: 现代语境中,虽然具体操作和管理机制有所改变,但“官廪”的概念仍然被用作比喻性表达,如形容某个机构或部门负责储备资源、物资等行为的场所。

接下来给出五个使用“官廪”一词的造句:

  1. 古代官员常常会巡视各地的官廪,以确保粮食充足。
  2. 在那个年代,政府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饥荒建立了大型的官廪来储备粮食。
  3. 村里有这么一个传说:某年遭遇大旱灾时,是官府从官廪中调拨了大量粮食才避免了一场严重的饥荒。
  4. 官府在官廪中的储粮非常充足,这显示出了他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5. 为了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在每次遇到粮食短缺的情况时,政府总是能及时启用官廪进行救济。

分词解释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