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密疏的简介:

mì shū
1.秘密的奏疏。 2.秘密开列。

  • AI解释

《密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文书形式,主要用于臣子向皇帝秘密上奏。它一般由朝廷高级官员撰写,内容往往涉及一些机密或不宜公开的信息,目的是让皇帝能够直接了解并迅速处理国家大事或紧急情况。

详细解释

  1. 用途:用于秘密传达重要情报、意见和建议给君主。
  2. 格式与风格:通常比正式奏章更为简洁明了,并且在措辞上更加直接,直指核心问题而不绕弯子。因其为密件,在书写时会特别注明保密要求,以避免泄露信息。
  3. 使用背景:古代中国常用于边防警报、重大政治事件处理等紧急情况。

造句示例

  1. 昔日的臣子们常常通过《密疏》向皇帝秘密汇报边境战况及敌情。
  2. 随着信息泄露的风险日益增加,《密疏》这一保密文书形式逐渐被更加现代、安全的信息传递方式所取代。
  3. 在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主角是一位忠诚且智慧的大臣,他多次通过撰写《密疏》,帮助君主解决了国家面临的危机。
  4.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都曾利用《密疏》这一渠道为国效力。
  5. 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密疏》的撰写与传达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审查。

请注意,“密疏”作为一种历史概念,并不适用于现代法律或行政程序中。以上句子更多是基于历史文化和文学创作背景来进行描述。

分词解释

1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稠~。茂~。严~。~封。~布。~集。~匝匝。~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2 关系近,感情好:~友。~亲。3 不公开,不公开的事物:秘~。保~。~谋。~电。~报。~使。~信。~诏。~旨。~探。4 精致,细致:精~。细~。致~。~实(细密结实)。5 姓。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