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物不取,失之千里的拼音、解释、组词

见物不取,失之千里的简介:

jiàn wù bù qǔ,shī zhī qiān lǐ
见:遇到,看见;取:取得;失:失去。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形容不要错失良机。

  • AI解释

词语《见物不取,失之千里》并非一个标准的历史典故或成语,但根据其字面意义可以进行理解。该短语主要表达的是当机会来临时,如果因犹豫或是其他原因而错过(“见物不取”),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损失或后悔(“失之千里”)。这里的"千里"在这里是夸张的说法,意指重大损失或错过的巨大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看,“见物不取,失之千里”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遇到事情要果断抓住机会,否则可能因为一时的犹豫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或者更大的损失。它强调了决策时的果决和把握机遇的重要性。

下面是五个使用“见物不取,失之千里”进行造句的例子:

  1. 他在商场上总是显得很果断,即使面对不确定的投资项目,也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因为他深谙“见物不取,失之千里”的道理。
  2. 小李在朋友的创业项目中看到了商机,但因为担心风险没有立即加入合作,后来发现竞争对手已经占据市场大半份额,真是“见物不取,失之千里”了。
  3. 老王看到自家房屋附近有新的楼盘开发,认为是个好机会出售房产,但他犹豫再三最终没做决定。几年后房价飙升,他后悔不已:“我当初应该听从直觉的。”
  4. 一个团队在项目的关键时刻面临选择,有人建议立刻行动起来实施计划,但也有人持观望态度。最终决策者引用了“见物不取,失之千里”的古训,果断采取行动。
  5. 当前市场机会如潮水般涌来,我们要学会把握住每一个有利时机,“见物不取,失之千里”,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些句子体现了短语背后的哲理,并将其应用到了不同的场景中。

分词解释

jiàn,xiàn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2 接触,遇到:怕~风。~习。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5 会晤:会~。接~。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qiān

1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2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3 见“秋”字“秋千”。4 姓。

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4 衣物的内层:被~。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