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拼音、解释、组词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简介:

bái dāo zǐ jìn,hóng dāo zǐ chū
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 AI解释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是一句中国北方地区常用的话,它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暴力事件发生的情景。其中,“白刀子”通常指的是刀刃部分,象征着快速、无声且致命的行动;“红刀子”则是指带血的刀具或武器,代表了结果是流血和死亡。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某种争端中一方突然动手(通常是用未见鲜血的工具如白刀子),而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双方都将受到伤害(以流血的红色刀子为象征)。

这句话常用来形容在冲突或纠纷中,一方突然采取暴力行动,但其后果往往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它强调的是,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要谨慎行事、避免使用暴力手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造句

  1. 这个地方真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地方,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2. 我们应该尽量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采用暴力的手段;否则只会导致“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3. 他俩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到最后总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闹得不可开交。
  4. 在公司里提倡合作精神和沟通机制是必要的,避免出现因小事而引发“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局面。
  5. 家庭争执中最忌讳的就是采取极端的手段,“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只会伤了和气。

分词解释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dāo

1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子。~兵。~法。剪~。镰~。2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3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币。4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jìn

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2 入,往里去:~见。~谒。~谗。3 吃,喝:~食。~餐。滴水未~。4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5 奉上,呈上:~言。~奉。~献。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hóng,gōng

1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3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4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5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