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讼的拼音、解释、组词

田讼的简介:

tián sòng
1.有关田产的诉讼。

  • AI解释

田讼》这个词语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因土地争议而引起的诉讼或争端。在中国古代,由于农业社会的特点,土地是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土地权属、边界等问题往往引起激烈的纷争,甚至导致法律诉讼。

详细解释:

  • :指的是土地。
  • :意为争论、控诉或者诉讼行为。

综合来看,“《田讼》”可以理解为因土地问题而引发的纠纷或官司。这在古代文献中常作为描述社会矛盾的一个例子。

造句:

  1. 古代中国曾发生过许多关于土地分配和使用权争议的故事,这些争端往往通过《田讼》的方式进行解决。
  2. 在那个年代,农民之间的《田讼》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之一,而解决这些问题通常需要地方官员的介入。
  3. 村民们为了争夺水源地的灌溉权,爆发了激烈的《田讼》,最终由官府出面调解才得以平息。
  4. 由于土地所有权界限模糊不清,《田讼》现象在农村地区非常普遍,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关于财产界定的问题。
  5. 在古代文献记载的一些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因边界划分不清晰而引发的《田讼》,这些案例也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法律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资料。

分词解释

tián

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野。耕~。2 和农业有关的:~家。~园。3 古同“畋”,打猎。4 古同“佃”,耕作。5 姓。

sòng

1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事。~案。~词。2 争辨是非:争~。聚~纷纭。3 自责:自~。4 古同“颂”,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