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署的拼音、解释、组词

财署的简介:

cái shǔ
1.治理财货的官署。

  • AI解释

在古代中国,“财署”通常指的是负责掌管国家财政和财务事务的官署或机构。这个词是由“财”(财物、钱财)和“署”(官署,办公场所)两个字组成的合成词。

详细解释:

  • :指财物、金钱或财富。
  • :通常指政府机关或办公地点。

在古代中国,“财署”的概念指的是专门负责国家财政事务的机构。这类机构主要职责包括管理国库,征收税赋,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等。由于这些职能的重要性,古代政府往往设置了严密的管理制度来确保财务运作的透明度与公正性,防范贪污腐败。

5个造句:

  1. 唐代设有专门的财署机构,负责国家的财政收支。
  2. 为了加强对地方财政管理,朝廷在各地设立了多个财署
  3. 财政改革的关键是强化中央对地方财署的监督机制。
  4. 古时官员多有收取贿赂之虞,因此设立财署以确保财务运作透明。
  5. 这个财署需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审计标准,保障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分词解释

cái

金钱和物资:~产。~富。~经。~贸。~东。~政。~务。~会(kuài )。

shǔ

1 办理公务的机关:专~。公~。官~。2 布置:部~。3 签名,题字:签~。~名。~字。4 暂代:~理。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