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燕(?-前1)的拼音、解释、组词

赵飞燕(?-前1)的简介:

zhào fēi yàn/yān (?-qián 1)
西汉舞人。原为阳阿公主家歌舞伎。舞艺高超,舞姿轻盈,故名“飞燕”。成帝时入宫为婕妤,后立为皇后。平帝即位后,她被废为庶人,乃自尽。

  • AI解释

关于“赵飞燕”,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她通常指代的是西汉时期的宫廷舞者、贵人及皇后。赵飞燕是其名,而她的生卒年虽然不明确,但根据史书记载,大致生活的时代为公元前20-前1世纪之间。她是汉成帝的皇后,以其轻盈如燕子般的舞姿著称,并且擅长舞蹈,故得此名。

详细解释

赵飞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以其优美的舞姿和轻盈的身体动作闻名于世。“飞燕”不仅形容她的体态轻盈,也象征着她犹如飞鸟般自由灵动。在汉朝宫廷文化中,舞蹈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而赵飞燕以其独特的舞艺,在当时的贵族圈层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造句

  1. 汉成帝时期,宫中的歌舞升平,尤其是赵飞燕的舞姿,如蝴蝶般轻盈。
  2. 赵飞燕不仅在宫廷内享有盛名,她的舞蹈技艺也被广泛传颂于民间。
  3. 在那个年代,赵飞燕的名字几乎是与美丽和舞艺联系在一起的代名词。
  4. 人们常常赞美赵飞燕的轻盈体态,称她为“仙子”一般的存在。
  5. 赵飞燕的故事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在文学作品中也被广泛提及。

请注意:“前1”可能是表达错误或信息不全,具体生卒年份已无法考证。赵飞燕作为历史人物,其详细资料多来源于古代史籍记载及后人的演绎与创作,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历史模糊性。

分词解释

zhào

1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燕赵之地,泛指北方)。2 姓。

fēi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4 极,特别地:刀子~快。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yàn,yān

1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侣。~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2 轻慢:“~朋逆其师”。3 古同“宴”,安闲,安乐。4 古同“宴”,宴饮。

qián

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3 顺序在先的:~五名。4 向前行进:勇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