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鄙子的简介:

bǐ zǐ
1.晩辈自称的谦词。

  • AI解释

词语“鄙子”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它通常用于古代文献或特定情境下,尤其是带有谦辞色彩时使用。其含义通常是自称,意思为“我、自己”,有时也含有自谦之意。

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鄙子”多用于古代文言文中,是对自己的一种谦称。
  • 语境用法:在现代汉语中,“鄙子”很少单独使用。但在某些古典文学作品或传统礼仪场合下,可能会见到这一词汇的使用。

造句:

  1. 古代文人常常以“鄙子”自称,如:“鄙子虽才疏学浅,然愿与诸位共商大计。”
  2. 在古代交友时,人们会说:“敝人乃一介书生,不才之辈,今日得遇高贤,实为荣幸。”(注:这里的“鄙子”可以替换成“鄙人”。)
  3. 一位学者在谈及自己的作品时谦虚地说道:“鄙子新作已成,请诸位指正。”
  4. 在古代的文人间交流中,有人这样写信开头:“鄙子某人上书,有事相询。”
  5. 鄙子虽不才,但若能有幸参与此事,必将全力以赴。”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现代汉语中,“鄙”常用来表达“鄙陋、粗俗”的意思,而“鄙子”作为谦称的情况较少见。在使用这类词语时,建议根据具体语境和场合选择合适的词汇以避免误解或不适当的用词情况。

分词解释

1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2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3 粗俗:~陋。~俗。~夫。~近(庸俗浅近)。4 轻蔑,看不起:~视。~夷。~弃。~薄。5 品质低劣:卑~。6 谦辞,用于自称:~人。~老。~见。7 吝啬:~吝。~诈(贪吝诈伪)。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