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的拼音、解释、组词

烽燧的简介:

fēng suì
古时遇敌人来犯,边防人员点烟火报警,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放的烟叫燧。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敌人来犯,燃火示警,夜间举火为烽,白天燔烟为燧。汉.桓宽《盐铁论.本议》:「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宋.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烽燧》详解

烽燧”是中国古代用以传递军情的一种军事通讯设施。它利用火光或烟雾进行远距离通信,常用于边疆地区或战争期间紧急情况下的预警和联络。

  1. :古代指置于高处的火炬或烟火,用来发出警报信号。
  2. :古代指在白天使用的一种类似于镜子的反光装置,利用反射阳光来发送信号。有时也会与“烽”配合使用,夜晚用火光,白天则用光亮。

造句示例

  1. 古代边防士兵看到敌情便点燃烽火,以此通知其他驻地。
  2.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交战,烽燧系统成了传递军事情报的重要手段。
  3. 在紧急情况下,烽燧能够迅速将信息传达给远方的指挥中心。
  4. 诗人通过“烽燧”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5. 烽燧不仅是一种军事防御工具,也是古代中国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