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屩的拼音、解释、组词

芒屩的简介:

máng juē
1.即芒鞋。 2.借指隐逸或僧道。

  • AI解释

芒屩》的详细解释

释义: 芒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草鞋。它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稻草或麦秸等植物纤维,经过编织而成,质地坚韧且透气性好。由于使用简单、成本低廉,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农民阶层中十分常见,是一种经济实惠且实用的足部保护工具。

发音:芒屩”的拼音是:“máng jiǎ”

用法与搭配: 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芒屩”经常被用来形容农民的生活状态或是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现代虽然不再常用,但依然可以在一些文学作品或成语典故中找到它的身影。

造句

  1. 老李穿了一双破旧的芒屩,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脸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
  2. **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句中的“芒屩”是指那些穿着简单草鞋的浣纱女。
  3. 村里的老张一直穿着一双自制的芒屩,在田间地头劳作了一辈子。
  4.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曾对林黛玉说:“你穿的这双芒屩,虽是简单的布料,但也是我亲手缝制的。”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黛玉的关心,同时也暗示了芒屩作为一种日常用品的存在。
  5. 芒屩作为中国古代农民的必备鞋履,在《史记》中被多次提及,以彰显出劳动人民朴素的生活状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这些例子展示了“芒屩”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情况及其象征意义。

分词解释

máng

1 某些禾本科植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尖对麦~。初露锋~。2 像芒的东西:光~。3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有尖,叶除可作绿篱和布置庭园外,又可作造纸原料和编织草鞋,嫩叶可做牛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