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胡书的简介:

hú shū
1.胡人的文字。 2.指科斗书。

  • AI解释

胡书》,这个词在历史文献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种特指或特定情境下的称谓。但从字面意义来看,“胡”通常指的是古代对北方和西域一些游牧民族的一种统称或泛指;“书”,则是书籍、著作的意思。因此,《胡书》可能是指关于胡人的书籍或者记录。不过,在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胡书》作为特有名词出现,可能需要具体语境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

如果《胡书》指的是某部专述或记载了胡人相关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著作,以下是五个相关的造句示例:

  1. 史学家李教授正在阅读一本名为《胡书》的古代文献。
  2.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与北方民族的关系,《胡书》成为了他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
  3. 在这部《胡书》中,作者详细地描述了汉代丝绸之路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4. 当初撰写《胡书》,学者们希望以此纠正历史对某些族群认知上的偏颇与误解。
  5. 胡书》的出版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造句为根据推测进行的情境构建,并非基于真实存在的《胡书》。如果有关于特定书籍的具体信息,请提供更详细的内容以便给出更为准确的答案。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