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枝末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旁枝末节的简介:

páng zhī mò jié
比喻不重要。

  • AI解释

旁枝末节》这个词组主要用来形容次要、不重要的细节或琐碎的事情。从字面意义上讲,“旁枝”指的是树干旁边的小枝条,而“末节”则是指物体的末端部分,所以整体上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些可以忽略不计的部分。

详细解释

  • 成语释义:指那些次要的、不重要的细节或琐碎的事情。
  • 适用场合:常用于强调在讨论某一问题时,不要过于拘泥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而应该抓住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 情感色彩:中性词,有时带有贬义,用以批评过多关注细枝末节,忽略了核心问题。

造句

  1. 在这次会议中,大家应该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不要纠缠于旁枝末节
  2. 这项工程的主要设计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只需处理一些小的旁枝末节问题。
  3. 尽管他非常注重细节,但在讨论大方向时却容易陷入一些微不足道的旁枝末节中。
  4. 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注意抓住重点,不要让那些无关紧要的旁枝末节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5.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必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去争论这些旁枝末节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的例子,可以看出“旁枝末节”这个词更多地被用于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应抓住关键点进行讨论或处理。

分词解释

páng,bàng

1 左右两侧:~边。~侧。~门。~出。~听。~若无人。2 其他,另外:~人。~的话。触类~通。责无~贷。~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落。3 广,广泛:~征博引。4 邪、偏:~门左道。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竖心~儿。

zhī,qí

1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干(gàn )。竹~。节外生~。~柯。~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2 量词,指杆形的:一~铅笔。3 古同“支”,支持,分支。

1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了(liǎo )。~尾。~日。~代。穷途~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4 碎屑:~子。碎~。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外~。~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