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楚藩(1884-1911)的拼音、解释、组词

彭楚藩(1884-1911)的简介:

péng/bāng chǔ fān (1884-1911)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湖北武昌(今武汉)人。参加湖北新军,先后加入文学社和共进会,任宪兵营革命代表。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成立后被推为军事筹备员。武昌起义前夕,因汉口机关遭破坏,被捕就义。为“武昌三烈士”之一。

  • AI解释

彭楚藩(1884-1911)》描述的是中国清末民初的一位革命烈士。彭楚藩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为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而英勇献身。

详细解释:

  • 生平简介:彭楚藩生于湖北武昌(今武汉市),自幼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青年时投身于反清革命运动。
  • 政治立场与行动:1907年,他加入同盟会,并积极参与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活动。
  • 重要事件:在武昌起义爆发之前,彭楚藩参与并支持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然而,在辛亥革命期间,由于清政府的陷害,他在武昌被逮捕,并在1911年7月28日(农历八月初一)与同为革命者的杨文明、刘复基一起以“图谋不轨”的罪名被处决。
  • 历史意义:彭楚藩和另外两位烈士的牺牲,成为了辛亥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他们的事迹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

接下来,我将提供五个使用人物名字或其相关事迹的造句:

  1. 彭楚藩的事迹一直被人们铭记,成为了一种不屈不挠、追求自由精神的象征。
  2. 作为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烈士之一,彭楚藩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3. 我们学习彭楚藩的故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共和的奋斗历程。
  4. 虽然彭楚藩已经离开我们一百多年了,但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人继续前行。
  5. 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应该缅怀包括彭楚藩在内的先烈们的贡献。

分词解释

péng,bāng

1 姓。

chǔ

1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2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夏~。~掠(拷打)。~挞(拷打)。3 中国春秋时国名:~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声。~歌(楚人之歌)。~狂。~腰(泛称女子的细腰)。~辞。四面~歌。~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4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剧。5 痛苦:苦~。痛~。凄~。酸~。6 清晰,鲜明,整洁:清~。衣冠~~。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