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税的拼音、解释、组词
漏税的简介:
lòu shuì
1.纳税者由于疏忽或不了解税收法令而没有缴纳应缴的税款。通常指有意逃避应缴的税款。
1.纳税者由于疏忽或不了解税收法令而没有缴纳应缴的税款。通常指有意逃避应缴的税款。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以不正当的方法,逃避应缴的税款。【例】顾客购物,索取发票,可免店家漏税。
1. 以不正当的方法,逃避或减少法令规定应缴纳的税捐。是一种犯罪行为。
《漏税》是指纳税人在申报税收时有意或者无意地少报、隐瞒收入,导致未足额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税法的规定,可能构成逃税或逃避纳税义务。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漏税行为有明确的定义和处罚规定。
详细解释
-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纳税人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资料。
- 法律责任:对于漏税行为,除了补缴应纳税款外,还可能面临罚款和信用记录的影响。严重者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造句
- 企业主必须依法诚信纳税,任何企图通过漏税来节省成本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进行了深入调查后,发现其存在严重的漏税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处罚。
- 在这次税务检查中,公司主动纠正了之前的漏税行为并完成了补缴,成功避免了罚款和信誉损失。
- 为了避免被检举揭发,有些商人选择采取隐蔽的手段来达到漏税目的,但这种做法存在巨大风险。
- 财务人员在编制报表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防止出现漏税等违法行为。
请注意,上述内容中提到的行为应当避免,任何合法的纳税主体都应积极履行自身的税务义务。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