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元的拼音、解释、组词
干元的简介:
gān/gàn yuán
1.《易.干》:"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孔颖达疏:"干是卦名,元是干德之首。"朱熹本义:"干元,天德之大始。"后以"干元"形容天子之大德。 2.指天。 3.指帝王。 4.元气;大气。
1.《易.干》:"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孔颖达疏:"干是卦名,元是干德之首。"朱熹本义:"干元,天德之大始。"后以"干元"形容天子之大德。 2.指天。 3.指帝王。 4.元气;大气。
- AI解释
《干元》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古汉语词汇或现代常用词,因此在字面上直接理解可能比较困难。不过,“干”和“元”分别出自两个不同的词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一定的含义。
- 干:通常指的是天干,在中国古代的十天干体系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之一。
- 元:可以有多种意思,比如开始、首等。在古代哲学中,“元”常用来指宇宙的本源或初始状态。
结合这两个词,“干元”在某些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是现代语境中可能指的是某种概念的起始或原初状态,例如宇宙起源的概念,或者是表示某个重要时期或阶段的说法。“干元”的这种解读更接近于一种隐喻或者象征性的表达方式。
造句
- 我们从干元之始,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 在古代哲学中,“干元”被视为宇宙生成的初始状态,是万物之本源。
- 这个项目的启动会议可以说是干元之会,标志着新阶段的开始。
- 从干元的角度看问题,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 干元不仅是时间上的起点,更是精神上的起源,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请注意,“干元”在实际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上述解释和造句基于较为宽泛的理解。如果是在特定文本或书籍中提到“干元”,可能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其确切意义。
分词解释
干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
元
yuán
1 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2 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3 同“圆”。4 未知数:一~二次方程。5 中国朝代名:~代。~曲。6 姓。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