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藏的拼音、解释、组词

伏藏的简介:

fú cáng/zàng
1.隐藏;潜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隐藏、匿藏。《墨子.杂守》:「可以迹知往来者少多,即所伏藏之处。」《宋史.卷四一七.列传.赵葵》:「但得密赐指授,范一切伏藏不动。」

伏藏》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具有多重含义。如果从字面意思上看,“伏”是隐藏、埋藏的意思,“藏”则是保存或储藏的意思。“伏藏”可以理解为把事物隐蔽地藏起来不为人知。

根据上下文的不同,《伏藏》这个词组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和用法:

  1. 用于描述某种珍贵的事物被秘密保存:比喻珍贵的东西被隐藏,待时机成熟时再使用。
  2. 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意图隐藏不露:指某些人或者事情的真面目被掩盖起来,不容易被人发现。

基于上述理解,这里提供五个造句:

  1. 为了等待适当的时机,他精心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伏藏,直到发表前一刻才公之于众。
  2. 古人的智慧往往被后人所忽视,许多珍贵的古籍就如宝藏一样,深埋于历史尘埃之中未被人发现。
  3.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聪明人往往会采取伏藏手段来保护自己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4. 在探险电影中,主人公常常会通过一些伏藏线索找到通往宝藏的秘密通道。
  5. 为了保持自己的研究工作的独创性,科学家有时会选择将某些关键性的数据和方法暂时伏藏起来。

请注意,《伏藏》一词虽然存在上述的解释和用法,但它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在正式文本中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在实际写作或口语表达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更合适的词语来替代。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cáng,zàng

1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2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