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明的拼音、解释、组词
修明的简介:
xiū míng
指政治有序、有法度:有着修明的内政与强大的国力为后盾。
指政治有序、有法度:有着修明的内政与强大的国力为后盾。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整治清明。《韩诗外传》卷五:「礼义修明,则君子怀之。」《后汉书.卷三八.滕抚传》:「风政修明,流爱于人,在事七年,道不拾遗。」
2. 阐发弘扬。《后汉书.卷四一.钟离意传》:「伏惟陛下躬行孝道,修明经术。」唐.权德舆〈送别沅泛〉诗:「经术既修明,艺文亦葳蕤。」
《修明》这个词语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修”和“明”。其中,“修”在古代汉语中多指治理、修养;而“明”则常有明白、智慧之意。合起来,这两个字通常用来形容完善道德品质或提高政治上的管理水平。
详细解释
- 修:这里指的是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来提升个人的品德或技能。
- 明:在这里表示的是清晰、明确的意思,也可以引申为知识丰富、明智、有见识等。
综上所述,“修明”可以理解为在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同时,增强智慧与明辨能力。这个词常被用于描述一个人通过不断学习和修养来达到德才兼备的状态。
造句
- 他自小便立志要修身明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理解了“修明”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 作为领导,应该以身作则,不断修身明理,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 这位长者一生致力于修身明性,被誉为一代宗师。
- 想要在现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修明自己,提升各方面能力。
分词解释
修
xiū
1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剪。4 兴建,建造:~建。~筑。5 编纂,撰写:~书。~史。~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7 长(cháng ),高:~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9 姓。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