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的拼音、解释、组词

仲裁的简介:

zhòng cái
由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对民事、经济等争议作出裁决。在我国,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并选定仲裁委员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我国在1994年8月颁布仲裁法。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双方发生争执时,由第三者或法院进行评断裁决。【例】由于肇事司机不愿出面解决,受害的一方只好向法院提出仲裁。

1. 双方发生争执时,将争执事项交与第三者或法院进行评断裁决。如:「国际仲裁」、「法院仲裁」。

词语《仲裁》的详细解释

【定义】 仲裁是当事人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法。仲裁机构对争议事项具有一定的调查权和调解权,并作出裁决。

【性质】 1. 自主性: 当事人双方必须事先或事后达成协议才能进行仲裁。 2. 专业性: 仲裁员通常具有较高的法律、经济等专业知识。 3. 高效性: 相对于诉讼,仲裁程序更加简洁迅速。 4. 保密性: 与公开审理的法院不同,仲裁过程往往保密。

【适用范围】 - 合同争议 - 投资纠纷 - 产权归属问题 - 其他双方当事人同意提交仲裁的争议

造句

  1. 由于双方未能协商解决合同履行中的分歧,他们决定将此事提交给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
  2. 在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中发生了一些小问题,为了避免诉诸法庭,我们最终选择通过仲裁来解决问题。
  3. 我们公司对这次仲裁的结果非常满意,认为这是最公正、迅速的解决方式。
  4. 为了减少争端和诉讼成本,许多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就约定了解决争议的方式为仲裁
  5. 虽然对方坚持不采取仲裁程序,我们还是选择了一家知名的仲裁机构来解决此次合同纠纷。

分词解释

zhòng

1 兄弟排行次序二:~兄。~弟。2 在当中的:~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仲夏、仲秋、仲冬依此类推)。~裁(居间调停、裁判)。3 姓。

cái

1 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剪。~缝。~衣。对~。2 减除,去掉一部分:~减。~军。~员。3 决定,判断:~判。~夺(考虑决定)。~决。~度(duó)。~断。4 安排取舍:体~。别~。独出心~。5 节制,抑止:制~。独~。6 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