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期的拼音、解释、组词

克期的简介:

kè qī/jī
约定或限定日期:~完工 ㄧ~送达。也作刻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约期。《后汉书.卷四一.钟离意传》:「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元德、厚之谋于建邺攻玄,克期齐发。」

2. 定期、如期。《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帝克期至都,而每淹留不进。」《文明小史》第二三回:「万华甫迫于严命,只得克期动身。」

关于“克期”的解释:

克期”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从字面结构来看,可以将其拆解为“克”与“期”。其中,“克”有战胜、克服之意;而“期”则是指约定的时间。综合起来看,“克期”可能是指按照预定或承诺的时间完成某项工作或者履行某个责任的意思。“克期”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即按期、准时地完成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克期”的使用并不广泛,以上解释主要基于字面意义和可能的引申含义。在正式场合或特定语境下可能会用到这个词语,但一般情况下会使用更常见的词汇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如“按时”、“按规定时间”等。

以下提供5个基于上述理解构造的例子作为参考:

  1. 为了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请务必克期完成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
  2. 这项工作非常紧急,我们必须克期在三天之内完成。
  3. 公司领导要求我们克期保质的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4. 请各位同事按照既定安排克期合作,确保项目如期交付使用。
  5. 员工们应该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克期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分词解释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qī,jī

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限~。~限。学~。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3 盼望,希望:~望。~冀。~盼。~待。4 限度:“征敛无~求索无度”。5 必,决定:“~死,非勇也”。6 〔~颐〕指人活到一百岁。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