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的拼音、解释、组词
兵团的简介:
bīng tuán
①军、师(旅)两级组织的统称。②大部队的泛称。③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级组织。由若干个军(师)和战斗、勤务保障部队编成。隶属于野战军或中央军事委员会。
①军、师(旅)两级组织的统称。②大部队的泛称。③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级组织。由若干个军(师)和战斗、勤务保障部队编成。隶属于野战军或中央军事委员会。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部队、军队。【例】魔鬼兵团、外籍兵团
1. 一种军队编制。
2. 一部分的军队。如:「主力兵团」。
《兵团》作为一个词汇,通常指的是由大量部队组成的大型战斗单位,在军事术语中使用。它通常指在特定历史时期或战争情境下集结起来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军队组织形式。
详细解释
-
定义:从字面意思上看,“兵”意味着士兵、战士;“团”,在汉语中常用来表示规模较大的团队组织,这里特指军事单位。因此,《兵团》就是指由多个兵种(如步兵、炮兵等)组成的大型部队。
-
历史与应用背景:在中国近代史上,特别是在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中,“兵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期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区或特定战场上的“兵团”,通常是为实现某一战略目标而临时组建的军事单位。
-
特点:这种规模较大的部队通常拥有较强的战斗力和机动性,能够执行多样化的作战任务,并且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高效运作。
造句
- 在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了多个兵团来对抗日军。
- 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某地区前组建了强大的兵团以确保胜利。
- 为了更好地进行抗美援朝作战,中国军队组成了特别的兵团,并进行了长时间的战略准备。
- 兵团在现代战争中也被广泛使用,比如为了执行跨国军事任务而临时组织起来。
- 在一些国际联合演习中,不同国家的士兵会组成一个临时性的兵团来展示各自的战术配合能力。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