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书纸的拼音、解释、组词
元书纸的简介:
yuán shū zhǐ
1.一种以毛竹为原料的纸张,出产于浙江富阳等县。
1.一种以毛竹为原料的纸张,出产于浙江富阳等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产于浙江省富阳、萧山等县的纸。色微黄,较毛边纸为粗,原料为石竹。
《元书纸》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高质量书写用纸,它得名于宋代。在“元”表示其质量上乘,在“书”字指代的是书籍、文稿等需要使用纸质材料的场景。“元书纸”的主要原料为木浆或棉麻纤维,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质地细腻、光滑、不透水和不易皱褶的高质量纸张。这种纸不仅适合书写书法作品,也适用于绘制国画等。
造句:
- 由于他对书法的热爱,他特地去寻找正宗的元书纸来练习。
- 这幅国画选用的是珍贵的元书纸,其质地细腻,墨迹晕染开来更加自然流畅。
- 在宋代文化繁荣时期,元书纸不仅用于书写官方文件,也成为文人雅士创作诗词书画的重要工具。
- 为了制作这张重要的古籍修复图谱,专家团队专门找来了最正宗的元书纸作为材料之一。
- 这件书法作品选用的是上等元书纸,墨迹如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笔力和精湛技艺。
这些句子展示了《元书纸》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及其特殊价值。
分词解释
元
yuán
1 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2 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3 同“圆”。4 未知数:一~二次方程。5 中国朝代名:~代。~曲。6 姓。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纸
zhǐ
1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张。~币。~烟。~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醉。2 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空文。